Lashon hara (or Loshon hora) (Hebrew לשון הרע; "evil tongue") is the Jewish sin of gossip. Lashon hara generally refers to true statements, written or spoken, although untrue gossip is also prohibited. Thus, while truth is generally a defense against slander or libel, it is not a defense against lashon hara. (via: 維基)
昨晚作戰前的事
去到營中,電子琴的火牛不翼而飛,遲開始聚會。我,P弟兄,E姊妹因上周都是負責聖經班,累極!E姊妹來我家接我去,車在觀塘時要泊在一旁,她在車上要小睡十多分鐘。
今天頭痛到死,老婆為我祈禱時,心中說出一句金句:「主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裡。」嚇死自己。
主啊!祢是永遠得勝,他們的生命更在你手中。願祢憐憫他們。
生命自選台
福音營的題目是「生命自選台」,我的分享題目是:「你揀神?神揀你?」。
內容:
- 詩歌:人生曲
- 人世間的無奈
- 自己的見證
- 主的見證
- 神的揀選
- Nick的見證(VCD和相片)
- 悔改
- 信主後的困難
- 詩歌:若你能看見
- 千萬不要放棄
- 「鋼之鍊金術師」主角獨白
- 恩典在於發現
- 詩歌:開你心門
福音不是好消息
歌名:福音不是好消息
歌詞:
福音不是好消息、傳給你的壞鄰居
傳說耶穌的事跡,嚇得壞人快逃離 嘿
嘿 嘿嘿 嘿嘿 嘿嘿
大家都別傳福音,傳給朋友就生氣
靠主恩典真灰心, 引人歸主哪容易。
福音廣傳要奇蹟,世界末日沒人信
最好馬上黑夜來臨,大家才知啥來個 後悔莫
福音不是好消息、傳福音褲帶勒緊
福音不是好消息、苦口婆心誰理你神經
病,沒關係,聽不聽,隨便你,我說半
天,你聽不見 我上天堂 你下地獄嘿嘿
嘿
耶穌基督的福音是要你放棄驕傲、自私、權力、地位、財富……來跟隨祂,實在「不是好消息」。
- 信主後,不能「沙沙滾」。(討厭,男人愛玩,耶穌不知道嗎?)
- 信主後,不能去拜其他偶像。(可惡,聽說某廟很靈驗,竟然不准去拜?)
- 信主後,不能玩碟仙、算命。(有的很準,對我未來選擇對象、找工作有幫忙呢!人人都去找師傅,為何我又不行!)
- 信主後,不能外遇,對老婆沒有feel了。(耶穌太不知人間疾苦,真的沒有feel,在一起也沒有用!)
- 信主後,壞習慣要努力去改掉。(大佬!江山易改,品性難移。)
- 信主後,禱告不一定靈驗。(甚麼?要合神心意才會靈驗?別的神可是有求必應的呢!你們不知道嗎?)
- 信主以後,不一定事業成功、家庭幸福。(還有這種事,我快破產了,信主後,可能還是會破產?凡事有神美好的旨意?耶穌祂不知道破產是大事嗎?)
- 信主後,要奉獻。(我自己花都不夠,還要奉獻?我的錢都是主給的?要感謝主?明明就是我自己賺的!)
- 信主後,還有許多「限制」、「不好」、「不自由」之處,寫都寫不完。勸你最好想清楚再信。(嚇死我!信別的神,方便的很,限制又少,你們這群人是頭殼壞掉,腦袋不清楚,才被騙去信耶穌是不是?)
不過,當你明白「不是好消息」這一關是甚麼,你就得道了,得到真正的「好消息」。
撫心自問,自己配受這好消息嗎?
我只是一個罪人,祂竟為降生在世,更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只知道我和困難中間有祂,祂陪我走過。祂掌管一切,包括我認為的小事。今天,不是我們先愛祂,是祂先愛我們,「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翰福音15:16)
祂用永不改變的愛來愛我們,我們信祂,只是回應祂對我們的愛而已。「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6:68)
音樂出於:http://tw.streetvoice.com/music/user-song.asp?au=2572
長大.作戰
我的太太對我太好了,因為屬靈見證問題,走出走入,令我感動。我要好好回報她。她同樣看到見證的重要性,已長大了。
我在C教會常不能達到的心願,終可在北角完成,多謝大家。就是聖經班前,服事人員有一起靈修時間,大部分都沒有遲到,少部份遲到的,都在靈修完結前來到。他們不會在參加的學生面前失禮!老師都遲到,貽笑大方!有一些不能出席的,也早一星期以前通知Miss Chan。好,有「交帶」!
我也覺得今天K弟兄領詩的服事也是很好,加油!過去五天,北角的young 弟兄,也是令我眼大,我未見過廚房清一色弟兄在服事。今年可能少了姊妹參與服事。S姊妹也有成長。
今天W姊妹引導大家在靈修時分享大家也過了五天聖經班,在當中的得著和學習。大家也很主動。
昨晚預備總結powerpoint時,想起主最愛的信心,我覺得就是「即或不然」的信心,我就跟小朋友分享但以理三個朋友的故事。晚前,過了聚會六個小時後,有家長跟我說,小朋友用但以理三個朋友的故事來考考她。
預備時,又想起一句slogan,今天出來的效果不錯:「你今天睇咗聖經未呀!」
聚會後三小時,見到一位參加聖經班的學生,她又真問我:「你今天睇咗聖經未呀!」
來.作戰
下午順天的聖經班,已是最後一天。超時多超過九十分鐘,累極!更要回太子去開會。
每天的人數都在加增,部分小朋友的行為和靈性也有明顯改變。只希望跟進的播道會的弟兄姊妹好好跟進二十位填表參加教會聚會的小朋友。
其實此聖經班對的頗有意思,因跟社區中心合作,可跟從不參加教會聚會的兒童傳講福音。而中心附近也有教會(young man)跟進。
如跟教會合作,沒有多大意思,因參加的都是常聚會的。自己教會的肢體也可自行負責。暑期,學校也不理會我們,跟進更困難。
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跟社區中心和教會一起合作。
而上午的北角聖經班已是尾二的一天,今天是說盼望……教他們甚麼是羞愧,盼望主是不會羞愧。
離開後,服事聖經班的弟兄姊妹一同吃飯,十八人吃了五十多籠點心。可怕!比順天大食會小朋友的表現也差不多……
決心.作戰
來往兩地戰場中間,回了辦公室。
早上,終於多睡一會,再沒有早到。早到原為安靜等候。
我:「珠姐,樓下發現蟑螂。」
珠姐:「一隻,少啦!平時很多的。」
我:「Miss Chan,早晨!發生何時,走來走去!」
Miss Chan:「門口有米田共,更有血水在旁。怕小朋友踏到!好核突!」
我:「let me see!又真係幾核突。」
Miss Chan:「不如你來!」
我:「吓!用紙巾遮蓋它吧。」
Miss Chan:「怕不怕細路『踏』到?核突。」
我:「應不怕!」
有人講挪亞故事,無啦啦說進化。我和同事對望。最後檢討時,有義工為我們出口糾正那人。都是自己未夠認真和絕對。
說到底,未夠決心去解決。
上午教會的題目:活水世界
- 神的話是生命
- 神的話是我的喜愛(最愛)
- 神的話是智慧
- 神的話是真理
- 神的話是我的盼望
- 福音改變人的行為
- 福音改變人的身份
- 福音改變人的命運(前路)
- 福音改變人的頭腦
- 福音改變人的態度
神的智慧就是基督,我第一次在此方面分享。小朋友聽到一點:神的智慧就是叫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死。他們像很驚訝,又有一點輕視……
下午,分組去了和南亞小朋友組,共六人。他們原是伊斯蘭教巴基斯坦人,每日五次面向某方向祈禱……未作預備分享。雞同鴨講。音樂.作戰
忽然感受到,音樂在作戰聚會中發揮的力量。
上午分享短片:上帝喜歡你。自己的口述,加上Mark弟兄的音樂,聚會將大家帶進神面前,異常安靜。大家頓感自己不配,一同來到施恩主前祈禱。
上午的版本曾edit。
下午我講的是大衛與米非波設。忽感人多手腳亂。
舌頭和抒發情緒
早前分享「邪惡的舌頭」,想著當遇不平事時,情緒要抒發時,我應該如何?不可以有邪惡的舌頭,情緒在心內納悶時,應可作甚麼?
先看看聖經吧!
「……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言25:15)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箴言18:21)
「人口中所結的果子,必充滿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 (箴言18:20)
再一次肯定,舌頭的力量,絕不可小覷。
箴言18:20的現代中文譯本譯為:「你的話句句有它的後果,你可能倚賴它為生。你的話可使你保命,也可使你喪生;信口開河,後果該你自取。」
現在看看聖經的三組人物,看看他們的舌頭是幫助人定或絆倒人?又可不可幫助對方抒發情緒。
- (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王一同長大的朋友
- 約伯的三個朋友
- 拿八的太太亞比該
列王紀上第12章中的羅波安與他的臣子
羅波安王遇到難題,他的百姓要求減少苦工,輕鬆工作。王覺得減他們的苦工工作量,應是不行,但又不知道如何回才好。
有老臣子進言,羅波安王不聽;只聽少年臣子的意見,結果就是失掉十支派。
羅波安王有困難,受百姓挑戰,我想他是有情緒。之後王找人商討,就是找錯對象。有情緒,找人商討也要找對的人。
約伯記的約伯和他的朋友
約伯受苦,他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主動一起同來約伯處,為他悲傷,安慰他。主動安慰朋友,本是好事,但他們就是只懂用知識來跟約伯說道理。他們三人說的,雖是有知識的,但就是未能安慰約伯。
如同約伯一樣有大問題來臨,找有知識的朋友來分享,傾談,真未必有用,約伯的朋友就是一大例子。知識未能解開苦難的答案。抒發情緒也要小心,有知識的朋友未必幫到你。太理性也未必好。
撒母耳記上第25章的亞比該和大衛
對著拿八,大衛生氣到極點,更要發誓殺掉對方全部的男丁。(撒上25:22)幸好亞比該的出現,她美麗又聰明(v3),十分了解別人,有謹慎和見識(v33)。
大衛碰到亞比該,真要感謝神(v32),否則可能真會為著他的怒氣而良心不安(v30-31)。
大衛的怒氣如何抒發,不就是遇到對的人。一個有謹慎和見識的人,他的舌頭是可幫助其他人走出困境。
總結:聖經有榜樣給我們看,情緒要解決時,
碰見豬朋,你就會像羅波安一樣失去一切;
碰見智慧人、博士朋友,你只會苦上加苦;
要真正抒發情緒,在情緒上沒有得罪神和人,就要找聰明又謹慎、了解別人的人。
願你我的情緒,能正確(按照聖經)抒發。「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4:26-27)
延伸閱讀(我的舊blog):思愛成病
以斯拉記第九章(三):哪一樣最方便?
接續上次交通,看到以斯拉的祈禱,就越發覺自己不配作服事主的人,不配作了多年的主日學導師。很多年前的事,有參加多年主日學的學生,中一後入了黑社會,跟大佬……我雖沒有直接教過他,但知道他的事後,都是用責備的口吻對待他,更有怪責他的心來為他祈禱。雖有跟同服事的一起跪下流淚為他祈禱,但回想,我跟法利賽人有何方別,多說別人的不別,完全沒有以斯拉的心。他離開教會,總是有原因的。
當百姓有錯,是首領是來認錯(v1)。當首領來跟大大首領以斯拉說時,以斯拉更是先來到神前來認錯。以斯拉真有屬靈領袖風範。
照聖經來看,教會有問題,牧師、執事、傳道人是否應先來到主面前來認罪祈禱?定或將犯錯的人踢出教會?定或跟馬太福音18:15-17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哪一樣最方便?哪一樣才可造就人?哪一樣有主愛的樣式?
你知道以斯拉最方便解決這班犯罪百姓的方法嗎?
「凡不遵行你神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當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軍,或抄家,或囚禁。」(7:26)以斯拉是得到亞達薛西王降旨,是最方便和直接,但就是沒有主的儀式。他沒有用此方法。你又會用何方法?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6-8)如果問主,解決罪人的最快方法一定是殺。幸好主沒有用此方法。
三種樣式
嬰孩的樣式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加福音2:10-12)
主降在世,第一個樣式,就是嬰孩樣式,包著布,臥在馬槽裡,以此為記號!可惜,首先知道此事的牧羊人沒有敬拜祂,反是外邦來的博士反而伏地拜祂。諷刺嗎?
僕人的樣式
「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5-28)
主自己說祂自己活在地上時的樣式。不是被人吹棒、不是皇帝、不是CEO、不是明星、仍是僕人,僕人樣式。做僕人還好,是做到死的僕人。你有祂這種的樣式嗎?人人愛上位,你是基督的門徒,要捨命,你願意嗎?
被定死罪罪犯的樣式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前書2:21-24)
當彼得回頭看,彼得看見主的樣式就是罵不還口,受害也不說話。不單如此,彼得更想起,天地的主被掛在木頭上的一刻……彼得明白,只有祂的死,我們才可活過來;祂被鞭傷,我們才得醫治。一切都原於祂。
想起創造天地的主,甘願受限制,來到地上只活出人人討厭的樣式,你想起甚麼?我只想起,自己不配;我也願意天天學習祂的三個樣式來跟從祂。
再說說此原則也在舊約出現,就是摩西在曠野時做的會幕。
會幕是一所流動的帳幕,內部的框架是用木造,外面包金。框架約三十肘 (45') 長、十肘 (15') 寬、十肘 (15') 高。裏面有兩房,頭一間房叫聖所,內有金香壇、陳設餅桌子、和金燈臺。只有祭司才可入聖所。聖所入口有一幅大門簾,掛在五根柱子上。第二間房叫至聖所,內有約櫃。兩間房中間有一幅幔子相隔,幔子掛在四根柱子上。
聖經學者,大部分都說會幕就是預表主基督。
神吩咐摩西,要照山上的樣式來做。摩西實在照著山上的儀式來做會幕,可惜太細了,真的太細了。照摩西在埃及所學的知識和能力,一定知道如何做得最好,最宏偉,更偉大……這些摩西雖則知道,但他就是更知道神的心意,只照著山上的儀式來做會幕。
會幕參考:虛擬聖經世界
路加福音第十章(一):主工人的特點
跟從主,自然會去聽主的吩咐和差遣。
上一章尾段說到,有一人對耶穌說要跟從主,主則回應:「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之後對於像胸口有「勇」字的人,說要跟從主的人,主都回應:「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在這裡看,以下三點像是要跟從主的條件了。
- 沒有舒適的環境
- 傳揚神國的道
- 向前看
來到本章,主差遣70人去工作,此70人像體會以上三點了。
主差遣他們,他們工作時有何特點(v2-12):
- 兩個兩個出外
- 在主前面去
- 有指定的(一定是知道的)地方去
- 太多工作了
- 如同羊羔
- 進入狼群
- 一身輕(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不要帶鞋)
- 任務急迫,廢話少說( 黃迦勒《路加福音註解》:「在路上也不要問人的安,」由於他們的任務急迫,故不要隨俗作那無謂且冗長的問安,以免在路上浪費時間(參王下四29)。)
- 有生活上的供應,更要知足(v7-8)
- 專心工作,不被生活影響(不要從這家搬到那家)
- 工作時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
- 為主工作,總有人拒絕
感謝主,主在臨出發前的一句:「又對門徒說: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棄絕你們的就是棄絕我;棄絕我的就是棄絕那差我來的。」(v16),這是很大的安慰! 人家不是拒絕門徒,只是拒絕主和父,我們只要誠誠實實地傳福音就可以了。「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
神的能力就是福音本身。
聖經明說,「福音」等於「大能」,福音就是力量!
在blogger內插入swf檔案
{object classid="clsid:D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codebase="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
/swflash.cab#version=6,0,29,0" width="420" height="420"}
{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creativetony.com/swf/whackacat.swf"}
{param name=quality value=high}
{embed src="http://www.creativetony.com/swf/whackacat.swf" quality=high pluginspage="http://www.macromedia.com/shockwave/download/index.cgi?P1_Prod_Version=ShockwaveFlash"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420" height="420"}{/embed}"
記得改file size。
參考網頁:Embedding Flash (swf) files in Blogger
延伸閱讀(我的舊blog文):原來swf也可post在留言版!
以斯拉記第九章(二):不妥協
教會在兩千年的歷史中,面對撒但的技倆,最大的有兩樣:逼迫和同化。一硬一軟,無堅不催。回說以斯拚的面對的問題,就是被擄歸回的人,「為自己和兒子娶了這些外邦女子為妻,以致聖潔的種類和這些國的民混雜;而且首領和官長在這事上為罪魁。」(v2)
其實再看第十章,你可能說大驚小怪,都有百多人而已……(看我做的列表)
一個不聖潔,也已很多了,像聖經中的酵。保羅對聖潔問題,也是很絕對。
「風聞在你們中間有淫亂的事。這樣的淫亂連外邦人中也沒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繼母。你們還是自高自大,並不哀痛,把行這事的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我身子雖不在你們那裡,心卻在你們那裡,好像我親自與你們同在,已經判斷了行這事的人。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要把這樣的人交給撒但,敗壞他的肉體,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可以得救。你們這自誇是不好的。豈不知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嗎?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5:1-8)
你今天,又有甚麼事需要拒絕妥協?你的弟兄姊妹中,有被同化的危險,你又如何為他守望?是否像以斯拉有同樣心賜?
Macromedia Flash Player Detection Kit
範本和技術網頁:http://www.adobe.com/tw/products/flashplayer/download/detection_kit/
感覺比我在舊blog的文章:[Flash]當沒有flash player的人瀏覽flash網頁內的另外方案更流暢,簡單很多。
缺你不行
《蒲公英飛揚計畫》搶救受性侵孩子
香港的,在google找,比較多人留意的:
家計會:兒童性教育教材套、香港教育城:認識「兒童性侵犯」問題,其他都是新聞、法例、個人分享……
以斯拉記第九章(一):祭司應有的禱告
以斯拉為何祈禱?因回歸民中,有以色列民和祭司並利未人娶了外邦女子為妻。以斯拉聽見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頭髮和鬍鬚,驚懼憂悶而坐地。及至晚禱時,雙膝跪下舉手祈禱。
你看到以斯拉的反應,會否覺太誇張?誇張,只因他有祭司和牧師的心賜。
十節的祈禱,你看到甚麼?
以斯拉的禱告是用「我們」,他雖沒有犯罪,但他和犯罪的民一起同心,一起回到神面前認罪。一個真正牧者,一個為別人向主求赦免的祭司(彼得前書說我們也是祭司,更是君尊的祭司)不會只說別人有錯,自己沒錯,像路加福音第18章的法利賽人。
以斯拉又回首過去,回想以色列百姓為何會到此(被擄)地步。他沒有埋怨,只是深痛認罪。同時回想,神恩典過去的臨在。回想過去自己的錯和自己領受的恩典,是親近主的途徑。
v10:「我們的神啊,既是如此,我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因為我們已經離棄你的命令……」
神的恩典已很多,為何仍然軟弱而跌倒,違背神的旨意?為甚麼?在此,以斯拉像自己也不明白,這班以色列人為何如此,不單是平民百姓犯此罪,更有服事神的祭司和利末人。
其實我想只是人性吧!人性本是如此,想想以色列人從前出埃及往曠野時,以色列人不是天天有嗎哪吃,但仍不知足。
「我們在你面前有罪惡,因此無人在你面前站立得住。」(v15)以斯拉清楚神是聖潔的,知道一丁點罪都不可回到神面前。為百姓求赦免,或神會憐憫,使百紅重蒙神保守。
真正祭司,不是一味在神面前說那人不是,在神面前說人的不是(控告)是撒但的行為,不是祭司應有的行為。真正祭司應有的行為是為別人代求,將別人的問題放在自己的肩頭上。正如祭司的服飾(出埃及記28章),將十二支派的名字刻在寶石上,再將寶石安在肩帶上。「要將這兩塊寶石安在以弗得的兩條肩帶上,為以色列人做記念石。亞倫要在兩肩上擔他們的名字,在耶和華面前作為記念。」(出埃及記28:12)
君尊的祭司,留意!
馬可福音第八章(一):兩次按手
五節聖經,瞎子得醫治的故事,已可將第八章兩個故事串連起來,更表達一個非常大的真理。
一個瞎子,主為何要按兩次手,才可完全使一個瞎子完全開眼?是否主的法力剛巧有問題?斷乎不是。聖靈安排此章經文的先後次序,一定有原因。
本章發生的事:
v1-21
七餅數魚餵飽四千人
拒顯神蹟給法利賽人看
囑門徒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
v22-26
醫治伯賽大的瞎子
v27-38
彼得認耶穌為基督
預言將要死而復活
激勵門徒背起十字架來跟從
我是主要大分三段,主間醫治瞎子是一個轉捩點。
第一大段,說到神蹟(七餅餵飽四千人)問題,有很多人都愛看神蹟,但主面對這些愛神蹟的人,主就是會遠離(v9-10),更會教門徒防備。
七餅數魚餵飽四千人是神蹟,實在是一個很大的神蹟,人人愛看,像分辨善惡樹的果子一樣,同樣悅目(人的本性)。人用神蹟來認識主,可以嗎?絕對可以,但一定不長久。如愛上神蹟奇事,你更會很自己去求,但正確嗎?求神顯神蹟,靈驗就跟隨祂,不靈驗就離開祂?主也拒絕顯神蹟給法利賽人看,我們也得同一答案,因我們都有法利賽人的心:試探主。我曾被邀請去過神醫聚會,我一口拒絕,因我未有足夠的謹慎和知識去分辨。尤其這時代的神蹟醫治,和耶穌使徒時代出現的神蹟醫治,是有很多很多分別的。
主會用神蹟,但主權在祂手,主更囑咐我們,要防備。可以用神蹟入門,可只是入門,不能叫人成長。
未說第二段的連接故事,先說第三大段。
認識主,就是認識十字架。彼得以為認識主,但他的一句說話己表示他其實是不認識。真正認識主,就知道主會走受苦的路,不單受苦,更是要棄絕和被殺。但彼得就是說不好,拉著和勸主。主的回應更清楚,十字架是體貼神的意思,不體貼人的意思。(v33)
認識主,就是從十字架著手。回應第一大段,主要我們從十字架認識主,不是從神蹟認識主。今天基督徒為何軟弱、失敗,就是因見到受苦、困難就拒絕,自怨自憐,埋怨神,其實主是叫你藉此跟隨祂、認識祂更多。一見神醫,甚麼醫治大會,就不去分辨參加……
得救恩的唯一方法就是相信接受主耶穌;而在主內成長,跟隨主的唯一方法就是背十字架。照羅馬書的說法,就是成聖。拒絕肉體、捨己、撇下所有……你要用甚麼詞語都可以。
「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羅8:7-8)
只當你面對十字架選擇又如何?「不!我不要!」?還是,「主啊!我願意,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
說回第二段,就是主用兩次按手來醫治瞎子。為甚麼?聖靈如此安排要我們知道和學習甚麼……
第一次按手在瞎子身上,瞎子看東西是朦朧一片,看人像看樹。像認識主一樣,用神蹟認識主,也是朦朧、不扎實。當然如果你只想取天國入場券,甚麼也不去想,只想永遠是吃奶嬰孩,可能你會甘於現況。但瞎子一定不甘於現況,因他生來就不是瞎子(因他知道樹就是樹),看東西朦朧,他一定要完全康復。主更一定不會只醫一半。主第二次按手,按在他眼睛上。第二次按手,瞎未樣樣都看得清楚了。我們想樣樣都看得清楚(林前第二章的屬靈人),像開心眼一樣,一定要有第二次的按手,背十字架來跟從主。
弟兄交通,人人都應給主按手兩次。照我看,一次是得救入門,另一次是如希伯來書說離開「站在基督道理開端的」。
打本文章此至,忽然想起宣信(Albert B. Simpson, 1843-1919)的詩歌,
前所要是祝福,今所要是主;前所憑是感覺,今靠主言語;
前所要是恩賜,今要賜恩主;前我尋求醫治,今要主自己。
前用己力苦試,今完全信靠;前要一半救恩,今要全得救;
前常用手拉主,今主手牽我;前常漂流無定,今錨已拋妥。
前我忙於計劃,今專心祈求;前我非常掛慮,今有主眷佑;
前我隨己所欲,今聽主訓語;前我不住求問,今常讚美主。
前是自己作工,今靠主工作;前我欲利用主,今讓主用我;
前我尋求能力,今要全能主;前為自己勞碌,今為主而活。
前我盼望屬主,今知主屬我;前我燈將熄滅,今照耀輝煌;
前我等待死亡,今候主再來;我一切的盼望,安妥主幔內。
副歌
永遠高舉耶穌,讚美主不歇,一切在耶穌裡,惟祂是我一切。
延伸閱讀:路加福音第九章(三):進榮耀的條件、三種基督徒
福音營詩歌
2007.7.29-31
昨天聚會學唱營內詩歌,很久沒有唱那麼多歌了。有一些我是不懂唱的……
主題曲:New life
New life in Christ! A-bun-dant and free!
What glo-ries shine, What joys are mine,
What won-drous blessings I see!
My past with its sin, the search-ing and strife,
For-ev-er-gone. There’s a bright new dawn!
For in Christ I have found new life!
新生命
新的生命,自由又豐盛,
榮光照耀,歡欣喜樂 無比祝福我得蒙,
過去陷罪中,迷失滿愁煩,
今已消除,黎明光輝燦爛,
在基督有新生命
呼召詩歌:開你心門
美樂頌SING
Audio CD
Disk ID: 490150
Disk length: 49m 36s (13 Tracks)
Original Release Date: 2002
浸信會出版社編
耶穌在你心外敲門
愛這刻將你呼喚
你若願意開心門
愛的主宰跟你聯繫
耶穌在你心外呼喚
願伴你走上天路
你若願意開心門
你心不安自能盡掃
為你拋開天上尊貴
為你擔當苦與憂
為你洗清一切污穢
你罪默然負透
願你開門 請你開門!
聽 這聲音滿淚水
開門 開你心問
說:「我主啊,請進!」
在營中有佈道時間,請代禱紀念。
解決了多年的問題
先說我心內多年的問題:有時在教會聽道,總覺得講員說的道理總之在天,不著地,像是天上浮雲,即是與我無關。為甚麼?聖經的道理一定沒有錯,是錯在哪兒?
今晚有答案了。今晚聚會是讀以斯拉記第九章,弟兄分享做父母的弟兄姊妹,有沒有以斯拉為百姓祈禱的心,為兒女的罪祈禱……
心內問題的答案就是:因為我聽的道,在我身邊的基督徒,認識的弟兄姊妹,包括講員……我都沒有觀察出來,有任何人可以將聽到的道理行出來。
是我觀察不細心?或是其他原來?木宰羊!
延伸閱讀(我的舊blog文):好教養和家教好,看父母就知道、講就天下無敵……
路加福音第九章(三):進榮耀的條件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9:23)
可以上變化山、可以見到主的榮耀,就是先背十字架。我想這是聖靈安排路加福音第九章時要表達的。v23-27是說背十字架跟從主,接續的v28-36就是榮耀主在變化山。緊緊相扣。
那麼,甚麼是十字架?我應如何背起他/她/它?今時代的十字架是甚麼?最重要的是自己反問自己,我的十字架是甚麼?不得不承認,生活是越來越艱難的,艱難的時代。
如要跟從主,絕對的跟從主,看以上經文,就一定有十字架背,這是一個事實,更是一個真理。如果你發覺自己像沒有十字架可以背,要不是你的靈性已經超凡入聖,連背十字架都沒感覺了,或你根本還沒背起十字架。你是哪一種?
「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路14:26-27)
甚麼是你的十字架?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都可成為你的十字架,越親密越有機會。
先舉例:暴力家庭?未信主、吃喝嫖賭的老公?常吵鬧的老婆?不定性的弟弟?仲有,辦公室裡惡劣的同事?年紀已大,仍未有主內對象?前途?……太多了,不能盡錄,就是為主受苦、為主少享受的事.簡言之,就是「捨己」。
有很多應該做的說,主就是要你不要去行,你可以嗎?如:辦公室裡有惡劣的同事,離職就是正常不過,但主像沒有給你出路,你可以守著嗎?又如:我見很多基督徒朋友就是跟父母關係不好,就搬離父母,出來住。這是背十字架嗎?
電視中的細鮑說:「甜的吃,苦的也吃。」,可以嗎?吃苦後,一定可叫你屬靈生命成長;照經文看,吃苦後,就可進入榮耀;吃苦,就是進榮耀的條件。
沒有十字架的福音,就是假福音。十字架一定要背,只在乎你如何背,如何接受,如何靠主去面對。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8:35-37)
路加福音第九章(二):山上,真好!
在v23-27當中,更隱隱說出,神的國、主的榮耀是比世界更好。
之後就帶出變化山的故事。
我們本不知道變化山有多好,我本以為親見到主的榮光,一定有想逃避的感覺,可能自己不配吧!但幸好彼得衝口而出:「夫子,我們在這裡真好!」(v33)
彼得認為好到甚麼地步?好到要起三座棚,不想下山。可能彼得開始領會主先前說不要愛世界的道理了。
下山,又真係好可怕。v37之後就是下山後的事,有甚麼?鬼、己(爭大)、沒有包容和愛(滅撒瑪利亞)……
天天在山,多好。可惜,我們仍活在這世界。日日在教會聚會,多好;可惜又要返工返學。但真有聖俗之分嗎?返工返學就是俗?在教會聚會就是聖?其實,聖俗之分只有人心。
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就是聖,愛世界就是俗。就是如此。
那麼,世界和十字架如何分?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什麼益處呢?」(路加福音9:24-25)
「……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6:14)
以上經文像說明,離開世界越遠,就是釘十字架、得生命;而當你得著更多世界,你就越離開十字架、喪掉生命。
延伸閱讀(我的舊blog文):得與失
路加福音第九章(一):不能、不知、不明白
v37-43:門徒不能把山下的鬼趕出
v44-45:門徒不能明白主的話(就是v44的一句話:「你們要把這些話存在耳中,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
v46-48:門徒不明白神國的原則(甚麼是大?甚麼是細?)
v49-50:門徒不知道主作工的原則(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
v51-56:門徒不知道主作工的目的(想燒滅撒瑪利亞人)
v57-62:想跟隨主的人,不知道跟從主的條件
門徒應學習的待人之道
v46-48:不可爭為大,更要為主接待微小的人
v49-50:包容,只因對方是屬主的
v51-56:要體會主的心腸(v56: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聽說已用了四次聚會時間看此章!因我只參加了兩次。
每天免費發送一套遊戲軟體
「Game Giveaway of the Day」這個網站真的每天免費發送一套原本需要付費購買的遊戲軟體!
每天免費發放一套商業軟體,而「Game Giveaway of the Day」則每天免費發放一套商業遊戲,網友們只要在軟體的發佈時效內下載並啟用的話,就等同於購買了一套合法的軟體,可以免費使用,但如果超過啟用時效的話就沒辦法免費使用了。
「Game Giveaway of the Day」是Blog形式的網站,大家熟悉的回應、評價等等的Blog功能在「Game Giveaway of the Day」也可以看到,讀者們可以先看看大家的評價再決定要不要下載。畢竟不一定每套遊戲都能合胃口嘛!
Game Giveaway of the Day 網址
http://game.giveawayoftheday.com/
我是看此網頁(http://soft.onlyone.idv.tw/article.asp?id=246)才知道,我下載了上海麻將。我老婆竟然不懂玩,又了兩次後竟上癮。
下載下來的檔案為RAR壓縮檔,解壓縮之後裡面會有一個Readme文件檔+安裝檔+啟動檔(Activate)。必須先執行啟動檔後才可安裝軟體。記得要在軟體的發佈時效內下載並啟用的話,就等同於購買了一套合法的軟體,可以免費使用,但如果超過啟用時效的話就沒辦法免費使用了。說來說去,它就是想你常常瀏覽此網,幸好有RSS訂閱。
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

好書介紹!
《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封底介紹:
聖經作者所用的文字和辭句來自非常不同的文化、時間和地點,有時我們對這些文字所帶出來的希伯來觀念和意象會感到十分陌生。然而,一旦我們進入古代作者的思想領域,發現聖經語言的新意境和涵義。請與我們一起來學習聖經中豐富的語言和比喻,從中獲得光照我們生命的新亮光。
新約聖經雖然以希臘文寫成,但是新約作者--還有主耶穌--都是虔誠的猶太人,他們都熟讀舊約,他們的思想背景都是猶太文化背景。因此,新約字、詞背後的概念,也要按希伯來文背景來理解。書中有61個希伯來文聖經詞語,希望會出第二本中文版。
我見英文網上版已有很多文章,我的英文不好,看完英文,也沒有精神理解文中屬靈意思。
書名:《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
作者:Lois A. Tverberg and Bruce Okkema
翻譯:黃淨欣
編輯:堪蒂 瑞韜
設計:Bruce Okkema
排版:農芳
出版:信知慧文苑
發行:東門國際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988-98840-4-6
我是電郵去東門國際有限公司(bass98@netvigator.com),才知道它們批發在哪書室,可在哪兒買此書。回應是宣道書局。
==
我曾分享「邪惡的舌頭」一文,也是因看完此書,感受良多。
近日在公司及教會也遇見不平事,老婆遇到的不平事也快超過半年了,聖靈也常在心內提醒,要約束自己的舌頭。縱然他們真的有問題,我也應謹慎口中的言語,因說別人不好的事也是不對的。當然,如何疏導情緒,也要好好求主光照,希望從聖經中得知出路。
邪惡的舌頭
綜合新聞
一句說話:「沒有用!」,刺激男人的自卑心,刺激他的清神病……最可憐的就是六歲六兒。
==
邪惡的舌頭,是此Blog名Lashon HaRa的中文翻譯,英文直譯為evil tongue。源於姊妹介紹。
「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雅各書3:5-11)
雅各明白舌頭的可怕,就生動寫出舌頭的好處和害處。
「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詩篇34:12-13)
惡言的原文碼是<07451>。
不論詩篇34篇的作詩人大衛,或彼得(在彼得前書3章曾引用),都說出舌頭是可變成邪惡的。
罵人,說謊,粗話……大家都明白是不對的,但在《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一書說出,說別人不好的事也是不對的。例如:向同事說老闆如何搞砸自己的報告,指出服事同工在聚會中走調。這會使大家友誼被破壞,彼此的信任也會拆毀。除非有必要說出,否則在猶太人也不會受歡迎。
在猶太人中,諷刺性的批評也是不對,如:「她真是一位天才,不是嗎?」。與同伴嘲笑人和散佈謠言都是邪惡的舌頭。猶大一位拉比說:「散佈謠言的罪跟偷竊罪相差無幾,強盜可以悔改,還回所搶之物。但散佈謠言卻無法挽回所造成的傷害。」
說話不留情的原因,說到底都是因想眨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罷了。
「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34)
==
《聆聽聖經的語言:藉耶穌的耳聆聽聖經的語言》
Tverberg, L., & Okkema, B. 著
黃淨欣譯(2006)
信知慧文苑 出版
從心底笑出來
第一場的對象是小一至小四,他們不專心,又嘈吵。我講故事時,見他們的反應,自己也有影響。
以為高年級的更糟糕,原來反應奇好!在講故事時,見他們的反應和回應,真的從心底笑出來。見他們認真聽故事的表情,我自己也更用心去講。
雖只跟他們相處一小時,只願介紹給他們認識的主耶穌,可永伴隨他們一生一世。
Slide:
風聞有「你」

很久前聽老婆說馬鞍山新港城椰林閣的德國鹹豬手好好食,又大份,更是大份到可怕。從前風聞有豬手,今天終於可一嚐。
食完,因太大份,我是沒有完全吃完豬手肉的。一次已足夠了,不要有下次。
他們的餐,除了可跟飯、意粉、薯菜,更可純薯或純菜。
(圖片出處:http://hk.myblog.yahoo.com/miclaulau/)
佈道會單張用的金句的討論
設計小孩: 喜有此你單張
單張金句,我本用出自失錢比喻的路加福音15:10,不過有其他籌委不大同意,認為太hard,未信的接了單張會反感云云。
「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15:10)這句hard?要比較溫和?叫人來佈道會,叫人信耶穌,就是要對認罪、悔改,跟從主。如否去找其他地方花費時間,總好過在教會吧!
或許怕以「罪人」一詞,可能令青年人反感,但正正這些經文表達出未信者真正需要。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
福音就是令罪人變義人,不先認同自己是罪人,可何相信。唔怕你反感,最怕你不信。
延伸閱讀(我的舊blog文):佈道會宣傳、論佈道會
牧師回來了
我不多認識任何牧師,因我參加的教會是沒有此職位(但一定有牧師恩賜的弟兄姊妹)。自基督教機構工作之後就多接觸、見識了。L牧師就是聘請我的。
L牧師早前有異象往神學院教準傳道人兒童事工的重要,他毅然離開工作十多年的兒童機構總幹事一職,師母也一樣離開厚薪高職……一家三口,同心同道為了牧師的異象。
他真是有信心有行為的牧師,不像其他一些「騎呢」牧師。
昨晚他才下機,今天就來找我們吃午餐。仍要為他未完的畢業論文祈禱。
聞氣
最明顯就是挪亞出方舟的獻祭。「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心裡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裡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8:20-22)
神不太著重祭物本身是甚麼,因總是沒有真正完全的祭物,總會有瑕疵。聞氣,祂像是已心足。當然,基督就是那完完全全的祭物,一點瑕疵都沒有,更是神的獨生兒子……
今天,我們的事奉(服事)也是一樣,像祭物獻給主。但不得不承認,事奉總有瑕疵。有時人就是想力求完美,想要一個完美無瑕的事奉,得出來的結果就是令身旁的人跌倒。
有沒有完美無瑕的服事?我想是沒有,因為人就是不完全,何來完美無瑕的服事。但只要我心存誠實無偽、敬畏主的心去服事,主一定聞其香氣及接納。
像挪亞事件,神像由那一刻開始,明白用任何各樣的方案,都不除去人從小的惡念。幸好神終極的心意是憐憫,不是懲罰。
有這麼大的救恩,專一服事祂吧!
枴杖
1-6節:「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 又差遣他們去宣傳神國的道,醫治病人,對他們說:行路的時候,不要帶柺杖和口袋,不要帶食物和銀子,也不要帶兩件褂子。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見證他們的不是。門徒就出去,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
我記得上周讀馬可福音6章跟此有出入,
7-13節:「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出去,也賜給他們權柄,制伏污鬼;並且囑咐他們:行路的時候不要帶食物和口袋,腰袋裡也不要帶錢,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只要穿鞋,也不要穿兩件掛子,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到何處,進了人的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地方。何處的人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就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對他們作見證。門徒就出去傳道,叫人悔改,又趕出許多的鬼,用油抹了許多病人,治好他們。」
大致上是一樣,不過最特別就是路加說「不要帶柺杖」;而馬可說「除了柺杖以外,什麼都不要帶。」,真特別。
在會中,我提出差別。有弟兄用靈意分享,我不明。幸好弟兄手上有KJV聖經。
馬可:And commanded them that they should take nothing for their journey, save a staff only; no scrip, no bread, no money in their purse:
路加:And he said unto them, Take nothing for your journey, neither staves, nor scrip, neither bread, neither money; neither have two coats apiece.
路加是眾數枴杖(staves);馬可是單數枴杖(a staff)。
回家看英文不同版本,原文編碼,都沒有分單數或眾數。
三種基督徒
- 罪人
- 蒙恩罪人
- 有追求的
- 站在基督道理開端的
- 離開了道理的
好明顯,有追求的是主所喜悅的。因他們長大成人、心竅習練得通達、能分辨好歹。(希5:14)你是有追求的基督徒嗎?
第二種,照希5:13說,這一種基督徒就是吃奶的,不熟練仁義的道理,是嬰孩。像禮拜日的基督徒。以為有天堂入場券就可以,不用追求。
昨天聽了一個苦笑話。真人真事。有客人入畫店買畫,見老闆閒著看聖經。客人問老闆是否牧師?老闆連忙否認,只說是一個基督徒而已。客人不信,只見老闆看聖經。客人更說,聖經只給牧師看,牧師看到甚麼,跟我們說可以了……
第三種,不單沒有追求,心思和行為更像未得救似的。希6:4-8有很清楚說明。 他們決志的一刻是得救的,是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他們也曾領受主恩,曾受聖靈感動……可惜,現看他們的行為就是看不見主,被世界困綁,和未信主前沒有兩樣,比未信主前更差……
但主如何說:「若長荊棘和蒺藜,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局就是焚燒。」(希6:8) 要看清楚,是「近於咒詛」,不是「咒詛」。
焚燒是甚麼?下回再分享。
我應如何挽回第三種的基督徒?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加6:1)
我自己想,第三種的基督徒失敗在男女感情、家庭、賭博,我們真的尤其小心。中國古語是對的:理不斷,理還亂。
只願聖靈在他們心中工作,「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林後8:12)讓聖靈先行。
停留三分鐘
代碼:
下載samplestop();
var tmp_sec = 1000 * 60 * 2;//就是這兒控制時間的長短
var intervalID;
function callback1() {
if (_root._currentframe >= _root._totalframes){
clearInterval( intervalID );
}
else
_root.gotoAndStop( _root._currentframe+1 );
}intervalID = setInterval( callback1, tmp_sec );
創世記第四章(一):看守兄弟
看看該該隱殺兄弟的故事,有一個詞在此故事前後五節內出現了七次。
創4:2 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而第9節成為重點:
創4:8 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創4:9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
創4:10 耶和華說: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
創4:11 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創4:9)
亞當是第一個人,成了全部人類的代表(林前15章);而該隱是第一個有兄弟的人,就算為有兄弟的人的代表,該隱和亞伯更成了我們與世人互為兄弟的代表。
兄弟,原來是要彼此看守的。該隱在對神的回應中,已隱含的說出:「兄弟是要看守兄弟。」原來當我們沒有看守兄弟,忘記照顧兄弟的責任時,罪就伏在門前,甚至步該隱的後塵,導致殺人的結局。
基督徒不單有屬靈的兄弟要看守,更要愛世人,與世人成為兄弟。大家有沒有彼此看守和照顧?當個人主義、人文主義高漲,物質為上,錢才最重要的年代,對人,你有否無動於衷?
愛神愛人,不是口號,而是行為。你的愛可否令所有人都是你的兄弟(姊妹)?
耶路撒冷-聖約之城
耶路撒冷的前途? 曾攻擊她的國家又如何?回教國家應是當今時代攻擊她最厲害的。
書背介紹
耶路撒冷,意指平安之城,在世上眾城中最為獨特。以色列古代眾先知已經準確地預言數百年至數千年以後耶路撒冷歷史中重要的事件,當中包括了一些在我們的世代裡已經應驗和許多會應驗的預言。
先知告訴我們,耶路撒冷乃宇宙的創造者,就是那位被以色列的神,所揀選居住之處。他們又說,耶路撒冷的結局與猶太人的結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地上各國的結局也牽涉其中。更甚者,不單各國,而是涉及現今活著的每一個人。
作者:Hugh Kitson(侯傑信)
頁數:238 頁
ISBN:9869999123
出版者:提比哩亞
出版日期: Nov 1, 2001
有真以色列人(為何我叫真以色列人,看完此書就清楚了)藍培德弟兄寫序言,也有尚維德姊妹翻譯。
在網上找,尚維德博士應在浸信會聚會,也曾撰寫「陝西羚蹤」。
他寫在譯序內的詩,在看此書的開首時,很吸引我繼續看。
若然在毗努伊勒的土壤裡,
只種得下一粒麥子;(創32:24-30)
在示羅聖殿的祭壇前,
只容跪下一雙膝頭;(撒上1:9-11)
那扇黑夜緊閉的窄門,
僅可讓一人屈身而過;(路11:5-8)
客西馬尼旁的榨油池,
只放得下一粒橄欖被壓成渣(可14:32-36)
親愛主,請助我在你施恩寶座前,
屈膝獻呈一柱被愛燃亮的心香:
願你裂天而降,賜下復興之前(徒3:21)
賜我雅各的勇氣
與你摔跤,直待天明;
賜我哈拿的眼淚
痛痛哭泣,不住禱告;
賜我那黑夜孤行者的堅毅
情詞迫切,奮力叩門;
賜我客西馬尼的順服
舉起那杯,只覺滴滴甘美!
親愛主!願這心香燃盡熄滅前,
賜我不死的盼望
賜我堅貞的愛情!
真是一本好書,從以色列國的開始,一直寫到今天。聖經沒有記載的年代(近二千年歷史)也一一列出。神如何應許以色列人,終必一一實現。
「祂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就是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向以撒所起的誓。祂又將這約向雅各定為律例,向以色列定為永遠的約,說:我必將迦南地賜給你,作你產業的分。」(詩105:8-11)
黎夫婦家訪
先說老婆的廚藝,當晚弄了白果靚粥和鮑魚鮮素燴伊麵,看圖:
至於信仰問題,我只勸勉姊妹,多看羅馬書,尤其九至十一章。看一次不會有亮光,十次可能有少少吧!你也借了鍾馬田博士的以弗所書解經,此書是一本好書,也希望你好好看以弗所書吧!
「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
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 (羅馬書11:32-36)
祂實在太愛我們,將自由意志給人,已是對人最大的尊重。
願我們一起追求主,與十一個門徒一樣都問:「主阿,是我嗎?」,不是猶大問:「拉比,是我嗎?」。猶大與主只是人間的關係,所以問法也就不同。願我們與十一門徒一樣是「生命之主與被管理者的關係」。
參考:http://hk.myblog.yahoo.com/jen-chan/article?mid=1303&prev=1309&next=1286;http://www.cef.org.tw/AV/tong/38.html
普天同慶
吓?普天同慶?七一回歸都要普天同慶?
設計此題目的人是否有問題?聖誕節才聽到普天同慶,現在七一也要?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706/12/P200706120190.htm
唔通政府認為七一比耶穌一樣勁?
政府也如此說,我也不怪台灣新浪網的新聞網編輯了。http://news.sina.com.tw/global/ftv/tw/2007-07-01/211912585187.shtml
我和遊行相遇
去就大件事,上車才知道有巡遊和遊行。兩者是有分別,一正(慶祝)一反(示威)。下車在人多的街道,才去到目的地。
下圖應是遊行示威
相片出處:http://hkdigit.blogspot.com/2007/07/july-1-march-2007.html
我始終同意某弟兄於03年七‧一大遊行前的分享
遊行前三思我記得我自己遊行過兩次,但看過此弟兄交通後,再祈禱後,也不再去了。
聽聞我們中間有幾位弟兄姊妹想參加七‧一大遊行,如果諸君此前有機會看見這張e-mail,不妨作以下三思。
第一,與聖經的教訓有沒有直接的衝突?這裡指聖經字面那些一看就明白的地方,譬如,羅馬書13章。
(大規模的遊行、向政府示威,而政府的權柄是出於神。)
第二,與自己的身份、地位有沒有衝突?我們的身份地位記在彼前2:9。在世界舞台上,一身雖然擔任各種不同的角色,但神看我們,無一不帶著那些榮耀的印記。譬如,作父親、兒女的,是帶著君尊祭司的身份作父親、兒女;作香港人,是站在神選民的地位作香港居民……
(若有人看見希伯來人的祭司,在埃及的街頭隨眾叫口號反對法老?豈不咄咄怪事?)
第三,前面有沒有看見神羔羊的腳蹤?主耶穌生活的那個世代,社會矛盾更加尖銳,你知道主如何自處嗎?還有,衪就這方面說了哪些教訓?
(若承認還不很清楚,那動便不如靜了,免得因糊塗而絆跌。)
三思之後,可以放心去行罷。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我們的人生的最大目的是: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簡單來說就是宣揚主)
說回愛群道教會參加的結婚典禮,場面感人。他們的程序其中一點令我欣賞:夫婦一同上講台勸勉。如在我去年的婚禮找游師母一起,一定別開生面。
好教養和家教好,看父母就知道
一個畢業已經出來開業的學生,教師節來看我,他很不快樂,因為每天門診太沒有挑戰性,一半是過胖兒童,一半是過動兒童。
他說:「我跟父母說飲食要規律,不要給他們吃零食,但是父母都不能堅持,孩子一吵,馬上就投降。
我告訴他們,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他長大後的選擇,小時後天天吃炸雞、漢堡的人,長大後,當然優先選擇炸雞和漢堡。
天天吃,怎麼不胖?小時後不曾加以管教的孩子,長大後當然不聽從老師的話,隨心所欲,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在別人眼裡就變成過動。
父母都以為順著孩子的意就是好父母,其實是害了孩子的壞父母。」他愈說愈激動,也難怪他,這個迷思的確很嚴重。
艾力厄斯(Norbert Elias)是位社會學家,他觀察1939年到1989年,這50年間,社會最大的變化是權力移轉,權力從父母手中移轉到孩子。50年前,父母跟孩子說話很少是問句(這樣好不好?)現在父母不再是告訴孩子怎麼做,而是徵求同意(時間不早了,電視關掉去睡覺,好不好?)
既然是問句,孩子就認為可以不同意,所以他就會說:「不要,我還要看,再讓我看五分鐘。」
如果說:「電視關掉,去睡。」這是個命令句,孩子就不會討價還價。
他認為口氣可以溫和,但態度要堅決。
他同時認為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朋友是平輩,互惠平等的,親子關係不應該是互惠平等的朋友關係。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不要看電視,他不能叫你不要看電視。艾力厄斯認為,今日很多的過動兒其實是從小缺乏家教,養成習慣後,不服管教。
至於小時後的口味會影響長大後的選擇,我們在實驗室的動物身上看到。如果把一個新奇的食物和一個熟悉的食物放在一起,老鼠會毫不猶豫的去吃牠幼年時熟悉的食物,老鼠對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會非常小心,先吃一小口,24小時沒事後,再回去吃一小口。
父母如果在孩子小時後給他吃各種青菜,他長大後比較不會排斥青菜,如果小時後都是吃炸雞、漢堡,那麼他三不五時會非常想念這種食物,就跟我們留學時,會很想念家鄉的牛肉麵、大餅、蚵仔煎一樣,這種童年的喜愛烙印在我們大腦中,因此,父母的確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很快投降。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養成孩子良好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管教得嚴不嚴,反而是父母參與孩子生活的程度,不參與孩子生活的父母最會體罰,孩子將來的問題也最多。
這個報告說,父母是監護人,監督和保護孩子使他安全成長,教育他,打開他的視野。父母要先做到監護人才去做朋友,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不是民主的家庭,而是父母子女各司其職的家庭,在重要的事情上,孩子沒有投票權,因為他們尚未成年,需要指導。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楷模,你每天回家吃飯,孩子自然飲食均衡;當你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服從你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