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太受難曲

聖馬太受難曲三月上旬,和太太去了沙田大會堂聽了一場音樂會--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我是聖樂小白,為何認識此曲?源於唐崇榮的分享。(參:主啊,是我嗎?

之後,也曾向N教會的鄭氏兄弟討教,更向他們借CD來聽。以至,我對此劇有一點興趣。聽小鄭弟兄說,台灣更有「聖馬太受難曲」閩南語版,我也想聽聽呢!

是次聽的是孟德爾遜1841年版,全程都是德語演唱,幸有中英文歌詞投影,對於外行的我,比較容易投入。其實歌詞內容都是根據馬太福音26和27章而寫成。好歹也有一些印象。

是次主辦單位是「香港雅詠團」,他們於1999年2月成立,目的為滿足本地樂迷對小組合唱音樂的需求,並以演出清唱作品及小組合唱曲目為主。團員既能獨當一面,也能融合於小組合唱,因此團員均經過嚴格的選拔,以保證整體的水準。香港雅詠團在過去多年成功演出多場音樂會。

「聖馬太受難曲」素被認為是巴赫(1685-1750)顛峰之作。它完稿於1727年,並在同年耶穌受難節首演。這份樂譜是巴赫眾作品中最伸延及技巧要求最高,且需要最長演出時間及用上最多演出人員的曲目。「聖馬太受難曲」乃根據聖經馬太福音第廿六及廿七章作為歌詞,再加上傳統路得教派詩詞,成為了它的小詠嘆調、皮堪德創作的詠嘆調及路得教派的聖詠旋律。全曲分成多個「場景」,以耶穌的事蹟作為骨幹,以宣敘調、小詠嘆調、詠嘆調、大型合唱曲和聖詠合唱曲來敘述。每一「場景」首先戲劇性地說故事,再以詠嘆調表達各信徒的反應,最後由合唱曲表達各人的反應作完結。

1829年孟德爾遜於柏林演出「聖馬太受難曲」,成為了首位復興演出此曲的人,其後於1841年,在萊比錫的聖多馬教堂演出此曲。孟德爾遜在原曲上作了一些刪節及重新配器,他的修訂讓大家再次注意巴赫的合唱音樂、受難曲及清唱劇,這些都成了合唱曲目中的重要的元素。

這次的演出時間約2小時30分鐘,音樂會前也有講座,我和太太也有去聽。主要教導大家如何欣賞巴赫的「聖馬太受難曲」。

參考:場刊小冊子
附:「聖馬太受難曲」歌詞

1 comment:

  1. A friend of mine is one of the singers in the choir. I was invited to go see the concert but I was busy. So, please also share with me your feelings or review of the concert.

    ~Frank

    ReplyDelete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聖經.羅馬書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