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以弗所書4:1、提摩太後書1:9、彼得前書1:15-16、哥林多前書1:38-41、利末記9:1-2, 20:26
神的聖潔是神可愛的性格。
「聖潔」的原文是分別和清潔;相反則是俗或普通。
我們不是「宗教」,而是信獨一偉大真神;「基督教」一詞像地上宗教,跟其他宗教比較時,像褻瀆神。
亞伯拉罕過的是「祭壇生活」和「帳棚生活」,兩者是連在一起的。「祭壇生活」代表奉獻、禱告與靈交的生活;「帳棚生活」代表分別爲聖和寄居的生活。這兩件事是分不開的。凡把自己奉獻在神的祭壇上的人,也必把自己從世俗中分別出來。常常禱告與神交通的人,也必像個天路的旅客,在世度寄居的生活。照樣,若把自己分別爲聖歸神,必定常站在奉獻的地位上生活;若在世度寄居的生活,也必常與神交通禱告。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彼得前書2:11)
我們若是以客旅和寄居的生態來在生活,必是簡單的生活。當我們的生活簡單,就容易聽主的呼召。如果羅得的妻子生活簡單,在她逃走時就不會容易回頭了。(例子:發夢被提帶行李箱)
住棚節(Sukkot)是以色列人七大節期的最後一個,從猶太曆七月(提斯利月,Tishrei,公曆9月或10月)初一的吹角節開始,初十是贖罪日,到七月十五日就是住棚節。故此,七月是以色列人一年之中節日最多的月份。
由於這節期正好在秋收之後舉行,為期七天,是特別歡樂的日子,所以是一年所有節期的高峰。
傳統上,猶太每家守住棚節時,會以樹枝搭建木棚,在那裡居住七日,目的是記念神昔日引導以色列人的先祖出埃及,在曠野住棚的一段歷史,不忘神的救贖和同在。「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廿三42~43)
很多聖經學者認為,吹角節是表明號筒吹響,主再來提接教會;贖罪日是表明神除盡選民的罪惡,引進永義;住棚節則代表將來的盼望,永遠與神同住。
住棚節真正的意義:「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末記23:43)
我們都是客旅,住在帳棚,等待那一座有根基的城。所以我們務必在生活中過一個祭壇和帳棚的生活。
延伸閱讀:青年特別聚會2008、青年特別聚會2007、香港青年特別聚會錄音總網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聖經.羅馬書14:5)